上了个打赏的功能
老師一直在教導我,做產品不能太功利。結果我自己網站上今天就加了一個打賞的功能。而且不光加了一個打賞功能,還加了個京東的廣告。
我一直覺得,互聯網是一門實踐的科學。雖然有很多理論,但互聯網的成功不可以復制。如果可以復制,世界上就沒有窮人了。李興平1999年創辦的hao123,一個看似沒有絲毫技術含量的網站,竟然2004年以1190萬元和4萬股股票的價格賣給了百度。所以,我也一直認為,在互聯網的今天,而且是要花大價錢來獲得用戶的今天,仍然存在一種商業模式,使得人們仍然有機會可以低投入,大回報。只不過人們都未發現而已。我之所以認為,互聯網是一門實踐的學科,就是因為,當年李興平創辦hao123的時候,他肯定想不到百度會以那么高的價格來收購他。1000多萬元,2004年,在上海可以買幾套黃浦江邊的房子,現在黃浦江邊的房子一套都在幾千萬。但李興平互聯網上的成功,又難以復制,你現在即使用再高的技術做一個類似于hao123的網站,也不會有人來高價收購你。所以,互聯網的成功,在于商業模式,而技術并不是最主要的。如果技術可以主宰互聯網的一切,那阿里巴巴,又有資金,又有資源,又有頂尖的技術,就不會是如今,想做社交也做不起來的狀況。以阿里巴巴的實力,想做什么 ,應該就一定能做成功什么 。但事實上,并不是如此。在新的領域,阿里和大家一樣,一樣迷茫,一樣不知所措,從這個方向看來,大家是站在一個起跑線上。
做互聯網的確需要情懷,的確也不能太功利。老師說的沒有錯。當你的產品足夠好,用戶量來了,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之所以想上一個打賞的功能,是為了檢驗網站的品質。但在互聯網信息泛濫的今天,大家對各種信息已經不屑一顧。你內容的點擊量和打賞數,應該是衡量你網站質量很重要的一個指標。這會迫使你在發布信息時,會更加注重信息的質量。而不是為了發布而發布。因為,別人的時間也是有成本的。浪費別人的時間,也是不道德的。
最初做佳佳原創時,內容很多,沒有主題,很多功能都是雞肋。互聯網人力成本的開銷是巨大的。出于成本的考慮,網站的設計、架構、數據庫、優化、維護,都由自己完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更應該做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現在新的網站做到精減再精減。做的過程中,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而這個網站,就是對日常的一些心得體會,或是讀書筆記以及好的文章,提煉和分享的過程。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分享一下,也還是蘋果。但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大家一交流,絕對能有1+1大于2的效果。
現在網站,離我的目標差距還很大。不過好在,現在的思路在逐漸清晰。雖然目前還解決不了用戶的痛點,但至少能給人們帶來一絲幫助和靈感也是好的。
最近看了一下星巴克公眾號的閱讀量,發現每篇文章閱讀量都在10萬以上。可見星巴克公眾號的粉絲數和星巴克的影響力。這么多的閱讀量和推廣度,為星巴克節省了大量的廣告費用。還有一些名人的,文章閱讀量也很多。但閱讀量高的背后,也是數百人的運營團隊在支撐著。像小米,屬于利用互聯網營銷的典范。也是數百號人的運營團隊在支撐著。可見,不論是在零售企業,還是在科技企業,互聯網的投入都是巨大的。個人如果能達到這個程度,絕對是奇跡。足以看出,個人運行一個網站的難處。
即便是這樣,佳佳原創,還是堅持做了近7年的時間。這7年的時間,是快樂的!雖然在這期間,走了不少彎路,但彎路的景色也很美麗。雖然現在仍然迷茫,但真因為迷茫,才不斷地尋找方向,希望能做的更好。前幾年是在積淀,是自娛自樂。而現在,更注重人的參與,更看重合作和團隊的力量。如果大家有好的創意,建議大家寫好創業計劃書就去找風險投資試試,不要覺得沒有贏利模式,而放棄。風投有時候,投的是你這個人,以及你的商業模式。
正是因為,看不清未來,才需要風投。如果你的創意,贏利模式很清晰,而且立馬就能贏利,自己找人做就可以了,還找什么風投?自己借錢都可以做。正是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才需要風投,來產生杠桿效應,來減小風險。
未來的互聯網趨勢,誰也說不準,看不清。目前好就好在,我們已經在這個浪潮之中,在享受互聯網便利的同時,我們也為互聯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即便這個力量是微弱的。我希望,能以佳佳原創為紐帶,把大家連接起來,使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哪怕是形成一個小的圈子。小圈子也有大魅力。有沒有靈感不重要,我相信,在參與的過程中,就會不斷有新的創意涌現出來。而且分享的力量一定是巨大的,他可以使很多同樣迷茫的人們少走很多彎路,為他們指明一些方向。好的思想,可以帶動和引領一大群人,使大家更加積極、健康、快樂!而且,未來老師和學生、領導和下屬,也一定不僅僅是上下級關系,更多的是一種合作!這就是互聯網精神的力量!
分享、攜手,才能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