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基础实战之货币互换
在之前一篇《金融工程基礎實戰之利率互換》文章中,為大家分享的是利率互換的基礎介紹,本文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貨幣互換。我們來實際看一下,通過金融工程中的互換,各方是如何達到“實惠”的。
我們首先看一下,什么是貨幣互換?
貨幣互換Currency Swap(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
我們上一篇文章中分享的利率互換,指的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今天本文所分享的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在利率互換中,通常無需交換本金,只需要定期交換利息差額,而在貨幣互換中,期初和期末按照約定的匯率交換不同貨幣的本金,期間還需要定期交換不同貨幣的利息。
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并沒有改變。貨幣互換的優點是可以降低雙方的籌資成本,滿足雙意愿,并且可以避免匯率風險。
現實中的貨幣互換是比較復雜的,有一大堆數學公式。本文先以一個比較簡單的案例,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一下金融工程中,貨幣互換是如何操作的。
現在有一家公司,我們簡單稱為A公司。打算借入5年期的1500萬美元借款,以浮動利率支付利息。浮動的標準是在LIBOR中上浮0.2%。LIBOR大家應該不陌生,這里也順便提一下,LIBOR是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的簡寫,是大型國際銀行愿意向其他大型國際銀行借貸時所要求的利率。
現在有另一家公司,我們簡單稱為B公司,也打算借入5年期的1000萬歐元借款,以固定利率支付利息。市場提供給A、B兩公司的借款利率,如下表所示:
公司 |
歐元 |
美元 |
A公司 |
5.6% |
LIBOR+0.2% |
B公司 |
6.7% |
LIBOR |
現在有一家銀行提出了一款提供貨幣互換的金融產品,銀行可以從中收取0.3%的費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通過貨幣互換,可以為A、B兩家公司節約多少的融資成本。我們假定歐元兌換美元匯率為1歐元=1.5美元。
A公司以5.6%的利率借入5年期1000萬歐元借款,B公司以LIBOR借入5年期1500萬美元借款。
雙方先進行本金的交換。A向B支付1000萬歐元,B向A支付1500萬美元。
互換前,A浮動利率借入美元,B固定利率借入歐元。雙方的融資總成本是:LIBOR+0.2%+6.7%。
互換后,A固定利率借入歐元,B浮動利率借入美元。雙方的融資總成本是:5.6%+ LIBOR。
互換后,比互換前節約的總成本為: LIBOR+0.2%+6.7%-5.6%+ LIBOR=1.3%
銀行收取0.3%的費用后,A,B兩公司共節省的成本是:1.3%-0.3%=1%。
則A、B公司都將使籌資成本降低0.5%。
本案例中,用的數字比較恰到好處。現實中的金融工程,要比案例復雜很多,需求方比較多,金額匹配,就難以恰到好處,這時就需要以工程的思維進行復雜運算,求出最最優解,以達到利潤最大化。
講到這里,也順便再簡單擴展一下。貨幣互換最早是發生在1981年,就是所羅門兄弟發現了其中套利的可能。還是那句話,金融工程嘛,做工程總是要賺錢的。
所羅門兄弟成功地應用在IBM和世界銀行之間。由于IBM呢,自己資產以美元為主,需要債務轉換為美元以規避匯率風險,而世界銀行呢,因為需要多元配置,所以需要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
雙方如果直接籌集,要花更多的利率。因為渠道不同,IBM和世界銀行各自都有各自的籌資優勢。很明顯,IBM當時需要的資金量很大,無法在美元市場上完成巨量的低息融資,不過由于其評級不錯,IBM是跨國公司嘛,所以可以在德國和瑞士以較低的成本獲利所需資金。世界銀行呢,能夠憑借自己本身的優勢,在美元市場上獲利所需要的資金,但他想構建自己的多元貨幣。
因此,IBM和世界銀行在各自融資完成后,所羅門兄弟主導了雙方進行互換。互換后的結果是,比之前IBM和世界銀行在自己所需領域直接融資成本要低得多。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
這里就順便再擴展出一個知識點,就是貨幣互換的定價——債券定價法。
所謂債券定價法,就是指在沒有違約風險的條件下,貨幣可以分解成一份外幣債券和一份本幣債券的組合。
我們設:
V互換 為貨幣互換的價值
BD是從互換中分解出來的本幣債券的價值
S0是即期匯率,
BF是用外幣表示的從互換中分解出來的外幣債券的價值。
則,對收入本幣、付出外幣的那一方:
V互換=BD- S0*BF
而,對付出本幣、收入外幣的那一方:
V互換= S0*BF- BD
那么,對于貨幣互換的價值——債券法和遠期匯率法的計算,可以下一次詳細和大家分享。
本文今天就到此,我們在結束前再做個小總結。
其實利率互換也好,貨幣互換也好,我們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遠期的組合。現實中金融工程中的互換,是有一套完整的運行機制的,如浮動利率的選擇,一般協議中的浮動利率取3個月、6個月期的LIBOR,天數的計算,支付頻率,每半年還是每3個月,凈額結算的要求等。
而貨幣互換的優點,就是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成本,推動本幣結算,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進而推動經濟增長,同時也可為金融市場提供緊急流動性支持。
今天就分享到此,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