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身体求救信号,预防癌症发生
癌癥來臨之前,身體給你發了很多求救信號,但多數人一次次地錯過。疾控中心發布的2015年居民疾病統計數據顯示,十大單病種“死亡殺手”中,腫瘤占據5個席位。值得注意的是,肺癌已連續6年成為第一“奪命癌癥”,而且發病率持續上升。
其實對于癌癥,我們身體是有防御機制的。在癌癥來臨之前,身體向你發出過很多求救信號,每一次都給了你防止癌變的機會。這些機會,一定要懂得及時把握!
第1種信號:長期疲倦、乏力
第一次機會:輕度疲勞
第二次機會:深度疲勞
第三次機會:臟器內部變異->癌變
一般情況下,疲勞后只要好好休息很快就能調整過來。但極度的疲倦就要引起重視了。
長期難以恢復的慢性疲勞,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使潛藏在體內的癌細胞快速生長,尤其是消化器官腫瘤,與慢性疲勞和便秘關系密切。
第2種信號:持續咳嗽
第一次機會:咳嗽
第二次機會:肺部結節->肺癌
咳嗽很常見,但久治不愈的咳嗽要小心!很多特殊表現的咳嗽,要高度懷疑肺癌——
· 頑固的刺激性干咳
· 間斷性咳血痰或痰中帶血絲
· 咳嗽伴有胸悶、氣促等表現
· 咳嗽伴有大量的泡沫痰
· 咳嗽伴有不明原因的中低度發熱等
肺癌的排查,其實不難。出現了久治不愈的咳嗽,只要超過兩周,用藥也沒有好轉的病人,都建議做胸片檢查,看看肺部是否有病變。
第3種信號:消化不良、長期燒心
第一次機會:消化不良
第二次機會:胃炎、胃潰瘍->胃癌
持續性的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咽喉、胃部等發生癌癥的信號。
燒心又叫慢性胃灼熱,長期胃灼熱、腹部疼痛、胃潰瘍,再服用止痛、止酸藥物后仍不能緩解,進食后還會出現飽脹或疼痛、進行性食欲減退、消瘦等現象。這些都是胃癌或是食道癌的早期信號。
第4種信號:腹脹
第一次機會:持續腹脹
第二次機會:盆腔炎->卵巢癌
女性持續腹脹,有可能是卵巢癌的癥狀。
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下腹或骨盆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不緩解,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第5種信號:腹痛
第一次機會:腹痛
第二次機會: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有腹痛,夜間更為嚴重,平臥位可使疼痛加重,疼痛常常模糊不清,難以言明,這種情況往往要小心胰腺癌。
近年來,在對慢性胰腺炎與胰腺癌關系的研究中發現,2.2%病例伴有胰腺癌,這一比例較一般人群中胰腺癌的發病率高出了近100倍。
第6種信號:反復口腔潰瘍
第一次機會:反復口腔潰瘍
第二次機會:黏膜白斑->口腔癌
口腔黏膜上(包括上下唇、舌體、牙齦等)有固定性潰瘍,經治療3~4周后仍不愈者,要警惕白塞氏病甚或口腔癌。
美國癌癥協會指出,吸煙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第7種信號:腹瀉、便血
第一次機會:便血
第二次機會:腸息肉->腸癌
便血常與痔瘡混淆,但這很可能是腸癌的癥狀。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癥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結腸息肉也容易引起大便出血,患有結腸息肉的患者應該定期做結腸鏡檢查,其目的是及早發現息肉是否出現了惡變。
第8種信號:持續發燒
第一次機會:持續發燒
第二次機會:免疫力減弱->白血病
發燒一般不是由嚴重疾病引起的,但如果經過了常規治療卻一直沒有退燒,就要注意了。
發燒是身體的一種調節機制,白血病、淋巴瘤等許多癌癥都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影響,身體為了對抗這種問題,就可能表現為持續發燒。
第9種信號:血尿
第一次機會:血尿
第二次機會:膀胱腫瘤膀胱癌
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尿液偏黃并帶有血色,很多人便以為是“上火”了。殊不知,這是膀胱癌的危險信號。
膀胱腫瘤絕大多數為惡性的膀胱癌,良性的腫瘤非常罕見,但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都可表現為無痛性、肉眼可見的血尿。患者容易因為沒有疼痛等不適而掉以輕心,結果耽誤了診療。
要防癌,四大蔬菜要多吃
現在沒有證據證明光吃哪一種食物能防癌,但多吃新鮮蔬果還是大有好處的~以下四種蔬菜中所含的諸多維生素都與防癌有關,抗癌蔬菜的分類可有以下幾種:
1、十字花科植物
這類蔬菜多以其莖、葉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油菜等。這類菜含吲哚類衍生物,可誘導多種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并且多含微量元素鉬和鋅。中醫認為性味多偏涼,清熱解毒作用明顯。
2、根莖類蔬菜
如胡蘿卜、蘿卜、竹筍、紅薯等,有些也屬于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莖部分食用,多含胡蘿卜素等,用以防癌。含纖維多,中醫稱有利膈寬腸、降逆理氣功效。
3、海藻類植物
如海帶、紫菜、昆布等食品。從中可提取多糖類物質,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并且含碘量高,維持甲狀腺正常功能。中醫認為性味多屬咸寒,具有軟堅散結,消癭破積功能。
4、食用菌類
如香菇、草菇、金針菇等以及黑木耳、銀耳等,富含多糖類及核糖核酸,促進細胞免疫和干擾素的生成。中醫認為多性平、味甘,有補氣、化痰作用,常是扶正與祛邪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