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似荒谬,其实很科学的理论
文中的理論來源來自專業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和舉例,當然還加上自己的理解,如有不當處還望見量,也許要錯誤,大可以指出來并一笑置之,但是分享知識貴在分享。望大家理解。
說幾個心理學防御機制上的例子吧。
1、男人一起看球喝酒,女人一起逛街打扮實際上都是以小劑量的方式滿足自己對同性的需求,以至于自己不會變成同性戀或者雙性戀。這就是所謂的同性客體選擇的防御機制。
2、大部分小三開始的初衷,是屈服與一個男的權威,那個男的在最初是不管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對那個女的有攻擊性的,女的用色情行為去取悅攻擊者 ,便成了小三。這個是叫"誘惑攻擊者"阿諛奉承上司也是同理。認為上司對自己存在威脅。
3、社會上彰顯的道德模范,犧牲自己幫助他人的,哪怕他人的生活過得比自己還好,是一種心里不健康的表現,學術上稱病理性利他。
4、越是強調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青春我做主,恰恰證明,他的內心里對別人有更多的依賴。反向形成。
5、如果一個男人在外面做了不好的事情 ,回到家會對自己老婆格外的好,狐貍尾巴就露出來了 ,這個叫反向形成。
6、太小的孩子不能理解白雪公主吃毒蘋果(因為他自己覺得他知道這個蘋果是有毒的,不明白為什么白雪公主不知道呢?我知道為什么他就不知道呢?小孩子不能理解這個問題。)
7、反復見面也記不住對方的名字是因為沒有想跟他做朋友這個是防御機制機制中的自我功能抑制中的記憶力減弱或者喪失。記住別人名字的解釋,記住更廣的人脈等,因為這些太舒服,太好了,自己不配,所以就關閉了自己記住名字的能力。是則并非自大,而是不夠自信。
8、向攻擊者認同:因為自己受過虐待,所以在虐待別人的時候感覺不到痛苦。 從精神分析來看,父母親對孩子不好,導致孩子對父母親不好,孩子不孝順是反移情的結果。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不好在先,孩子對父母不好在后。
9、人們遇到糟糕的現實的事情,沒有辦法解決,就會睡覺。因為讓自己進入潛意識,以回避焦慮,這個現象叫形態學壓抑。
10、再舉一個反向形成的例子,和性有關的事情 ,內心有很多,但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從來不討論性的人,道貌岸然,看了別人做了這樣的事情 就強烈譴責。
11、一個在家暴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主動誘導他的父親打他。這是一種在對攻擊者認識但同時由被動轉化成主動的的防御機制。
12、你明明感覺非常的糟糕了,但是在別人問起你的時候,永遠回答"還好拉!"這是為了不想自己區別于常人 ,想使自己正?;姆烙F象。
13、總是覺得別人永遠不如自己,覺得自己有著神奇的力量,無所不能。是自大的防御機制。
我們討論防御機制不是為了知道以后要如何使用,因為我們一直在使用防御機制,只是我們一直都不知道。我們需要把潛意識的意識機制意識化,然后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這樣就可以更成熟的使用防御機制。 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學習是人與人之間的學習,學習別人怎樣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學學別人怎樣對待情感,或者事業,學學別人的氣魄和寬容大度,這是最主要的學習。 任何競爭到最后都會變回人格層面的競爭。